
蒙斯之塔酒庄(Chateau la Tour de Mons)是法国波尔多玛歌(Margaux)产区的酒庄之一,在中级酒庄联盟(L'Alliance des Crus Bourgeois)2012年发布的中级酒庄(Cru Bourgeois)名单中榜上有名。
蒙斯之塔酒庄位于玛歌产区北部的加龙(Garonne)河岸,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。CA名庄公司目前是酒庄的拥有者,该公司旗下还拥有的酒庄包括:著名的唯侬酒庄(Chateau Rayne-Vigneau)、都卡斯酒庄(Chateau Grand-Puy-Ducasse)、梅涅酒庄(Chateau
大德园位于莫雷-圣-丹尼(Morey-Saint-Denis)南部,其充满神秘色彩的葡萄酒至今一直被视为勃艮第最好的葡萄酒之一。大德园和罗曼尼(La Romanee)、罗曼尼·康帝(La Romanee Conti)还有拉塔什(La Tache)一道,被列为勃艮四大独家经营的家族酒庄。
大德园历史悠久,早在1411年的文献记录上即可觅得其影踪。1125年,圣本笃教派的修女在此修建修道院,名为“上大德(Tart-Haut)”,本园由此得名。之后的650年里,大德园一直是教会的财产,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才被拍卖,最后于1932年被大酒商莫门森(Mommensin)酒厂购得。1932年,莫门森酒厂买下该酒庄后,由于莫门森酒厂以出产及贩卖博若莱新酒为业,所以对大德园也用此方法,使大德园的发展在近半个世纪来陷入黑暗期——酒质平平,毫无迷人风韵。但自1985年以后,莫门森酒厂开始改变策略,将每公顷产量降为3,000公升,年份不好时甚至压到2,500公升,以提高品质。
大德园被围绕在15世纪建的城墙之中。从过去使用的古老酒窖中,人们还能发现一个建于1570年漂亮的鹦鹉型葡萄压榨机,这个压榨机一次可压榨3吨葡萄。在土地往往被众多小酒农零碎分割的勃艮第产区,大德园能拥有7.5公顷土地,且横亘数个世纪,仍能保持完整,实在不易。大德园由三种主要的土壤构成:土壤的最底层为海百合石灰岩,中间为普雷默(Premeaux)石灰岩,最上面则是泥灰岩。大德园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葡萄园种植的方向。这里葡萄园的种植方向不与山坡平行,而是呈南北垂直方向。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冲蚀的同时,可以更好地在炎热酷暑时节保护葡萄的生长。大德园每隔3年会通过采用马撒拉选种法(以自家的葡萄园遴选出最佳的树苗,而非树苗培养场的育种)局部更换新苗。葡萄一律种植黑皮诺(Pinot Noir),葡萄树平均树龄为55年,最早的一批种于1森林之王珍藏赤霞珠干红918年。
大德园的酿酒师沙利文·皮特尔(Sylvain Pitiot)在精酿葡萄酒风格上下足了功夫。他不仅追求最优秀葡萄的成熟度(大德园的风土可以使葡萄的收获时间推迟到很晚),他还选择了整体采摘,分批酿造的方法。他会按照不同年份的特点和葡萄梗的成熟状态,进行或多或少,不同程度的去梗工作。在大德园,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是,酿制工作是一个地块接着一个地块分开进行的,只在装瓶的时刻进行不同橡木桶之间的调配。这种做法让沙利文·皮特尔把大德园的葡萄酒“构建”成了波尔多混酿风格的葡萄酒。
大德园的管理非常严格,如果某年份葡萄酒质量稍不理想,就会以“拉福吉(La Forge)”、“莫雷村酒(Morey Villages)”、“莫雷·圣丹尼(Morey Saint Denis Premier Cru)”等名字作为副牌酒销售。与勃艮第其它红葡萄酒厚重的口感不同,大德园的葡萄酒显得非常含蓄,有着红宝石般的颜色,散发出
Meyney)和碧朗酒庄(Chateau Blaignan)。
蒙斯之塔酒庄目前的葡萄园面积为48公顷,其中有56%的土地用来栽培梅洛(Merlot)葡萄,有38%的土地用来栽培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葡萄,还有6%的土地用来栽培味而多(Petit Verdot)葡萄。所有这些葡萄树的平均树龄为30年,种植密度为8,500株每公顷。当葡萄达到理想的成熟状态后,酒庄会通过人工方式进行采摘。采摘后的葡萄经过筛选、破皮后,会进入不锈钢发酵罐中进行发酵。发酵得来的葡萄酒之后会进入法国橡木桶中熟成15至17个月,最后在酒庄内装瓶。
蒙斯之塔酒庄干红葡萄酒(Chateau la Tour de Mons, Margaux, France)是蒙斯之塔酒庄的正牌葡萄酒,目前的年平均产量为400,000瓶。以2010年份的此款葡萄酒为例,该酒散发着花朵的芳香,带有浓稠、细腻、优雅的美味,余韵绵长。

产品关键词:森林之王珍藏赤霞珠干红